2025年,随着国补政策的延续以及前期低基数的效应逐步显现,小家电行业再次迎来温和复苏。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厨小分品类销实现同比增长,整体行业气氛回暖。而海外小家电市场呈现略微下跌趋势,其中个人护理和环境家电增长,而厨房家电的下跌拖累了海外小家电市场。
全球市场分析
根据Gfk于近日发布的报告数据中显示,今年在补贴政策和消费量需求的推动下,全球科技及耐用消费品市场重回增长轨道,一季度销售额达1962亿美元,同比增长2.3%。中国是驱动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,若排除中国市场因素,全球市场销售额则同比下滑2.2%。
海外小家电市场一季度销售额141亿美元,同比微跌0.6%。其中,个人护理和环境家电呈增长态势,销售额分别为25亿美元、60亿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0.6%、1.6%;厨房家电市场销售额56亿美元,同比下跌3.4%,因此拖累了海外小家电市场的整体表现。
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看,今年一季度东欧地区小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最快(+10.9%),其次为中东非地区(+3.7%)。亚洲地区下跌最多,发达亚洲地区同比下降4.8%,发展中亚洲地区同比下降2.6%;西欧和拉丁美洲也呈下跌态势。
海外小家电品类繁多,但排名前十的子品类销售额占全部小家电市场近四分之三。吸尘器在海外销售额比重远超其他子品类,约为25%,而其他所有子品类比重皆不超过10%。
聚焦重点产品类别,今年一季度,海外市场个人护理产品销售额同比微涨0.6%,达25.6亿美元。女士IPL和美发器为增长相对较大的子品类,其它子品类变化不大。环境电器也同比增长了1.6%,达59.8亿美元;吸尘器增幅最大,洗地机销售额同比增长40%,扫地机器人同比增长24%。空气处理器、电暖气和蒸汽清洁机也有小幅增长。
海外厨房家电市场出现下滑,今年一季度销售额55.7亿美元,同比下降3.4%。除了热饮机销售额同比微涨0.2%以外,其它主要厨房家电子品类皆有不同程度下跌,其中食物料理机成市场最大拖累。
全球货币基金组织(IMF)在今年4月份将全球GDP增长预测下调了0.5个百分点,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,通胀缓解进程陷入停滞。中国对此积极应对,向内扩容消费,向外多元布局。
国内市场分析
相比较海外市场,国内市场在今年前五个月整体表现良好:得益于国补范围的扩充以及618的提前开启,国内家电市场销售额达到4022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生活家电以615亿元的规模,超过16%的同比增速领跑。
其中,洗地机和扫地机器人仍是生活家电规模及增速担当;清洁电器市场规模最大,达204亿元,同比增长43%;咖啡机作为品质生活代表,则以超高的同比增速(+80%)成为亮点。
小家电是今年6·18各平台战报中的“常客”。天猫数据显示,今年5月,天猫家电行业整体销售额增长21%,扫地机销售额同比增长54.9%。
京东数据显示,家电家居多类目增速显著,其中颜值消费及健康护理小家电表现突出,6月7日至今,美容仪、电吹风等产品成交额环比增长超200%,按摩器、足疗机等产品的销量环比增长132%,电动牙刷、冲牙器等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超150%。
外卖大战带动的即时零售热潮下,美团闪购6·18首周期战报中,也出现了“小家电成交额增长近两倍”等亮点。
当下,生活家电已覆盖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,在消费者持续追求生活品质的趋势下,高品质、易携带、可省力等能带来高体验感的产品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,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刺激消费者购买。
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逐步增强,对除菌杀菌、无物理涂层等健康功能产品需求持续增加。根据GfK中怡康零售监测,今年1~5月,紫外线&超声波杀菌除螨仪、0涂层电饭煲、紫外线杀菌空气净化器、蒸汽清洁机、负离子加湿器等产品线上市场销售额同比均增长一倍以上。
此外,随着科技的发展,智能AI对消费者影响越来越大,有39%的消费者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AI功能,72%的消费者愿意为AI功能付费。购买家电时具备AI功能的产品关注度也随之提升,今年1~5月,生活家电线上市场智能产品规模已经达到104.5亿元,同比增长55.4%。
其中,潮电品牌小吉、咖啡机品牌柏翠、KTC闺蜜机等新兴国货表现尤为亮眼,多款细分品类产品登顶销量榜单。“潮电消费”的需求正在迎来又一个爆发窗口期。
综上,在消费触发渠道不断裂变的时代,销售渠道多元化势不可挡。对于小家电来说,“可信赖”比“高端”更重要,其次,性价比、方便清洁、性能和科技智能也是购买阶段的主要考虑因素。存量升级替换背景下,新消费、新场景都会带来新机会,“创新是标,实用为本”是未来生活家电发展的关键。